3月7日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》,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为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支付服务。交行北京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相关工作要求,多举措打通支付服务堵点,以实际行动提升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。
着力优化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
分行聚焦重点场所、重点商户,加强机场、酒店、景区、百货餐饮等境外来华人员高频消费场景梳理,积极拓展外卡收单商户,实现外卡受理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、医”场景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分行已为全市近3000台终端开通了外卡受理功能,支持VISA、MASTERCARD、美国运通、大来及JCB五大外卡组织境外银行卡接触式、非接触式支付消费,外卡收单交易额持续保持交行系统领先。
同时,在首次装机、商户巡检日常工作中加强商户外卡收单业务培训,确保外卡受理工作正常开展;采用先进加密技术和风险防控措施,保障支付安全与稳定;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移动支付服务,进一步提升外籍来华人员在京支付服务体验。
持续完善现金支付便利化举措
多年来,分行充分发挥国际化、综合化经营优势,在全辖110余家网点提供美元、欧元、英镑、日元、港币等多币种外币现钞兑换服务,全部在行式、离行式ATM自助设备均支持外卡取现,以7*24小时不间断服务有效满足境外来华人员现金备付需求。同时,在18家涉外服务酒店开展外币代兑点业务,覆盖中央商务区、亚奥商圈、城市副中心、自贸试验区、使馆区、金融街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,有效提升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。
持续加大人民币零钞供应,在营业机构设置现金服务窗口,并提供网点现场、网点电话、客户经理、手机银行等多种预约方式,同时根据库存情况、客户需求及预约量,加大“零钞”库存储备、统筹调运安排,积极为客户提供小面额零钞兑换、残损币回收等现金服务。依托现金服务网格化管理,深入开展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行动,以“零钱包”形式向责任区商户提供零钞兑换等现金服务,有效提升商户现金收付意愿,改善人民币现金使用环境。
不断提升网点适老化、国际化服务水平
分行持续优化软硬件服务设施,积极打造“有细节”“有温度”的“适老化”、“国际化”银行。
在适老化服务方面,为行动不便等老人提供上门服务;打造手机银行APP“关爱版”,厅堂智能设备增加智能手写、一键搜索等功能,便利老年群体办理支付结算业务,助力“银发族”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设立“爱老家园”、“敬老驿站”、“金夕驿站”等适老服务专区,利用家具、老花镜、轮椅、拐杖架、移动填单台等助老设施,着力打造温馨、舒适的厅堂;通过设置爱心专座、无障碍通道、绿色窗口、敬老服务专员等方式,持续提升老年客户到店服务体验。同时,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,加大老年群体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普及力度,有效筑牢支付安全屏障。
在国际化服务方面,在重点服务区域支行配备涉外窗口和外语专员,在营业网点各区域配备双语标识,强化网点、外币代兑点服务人员培训,不断提升涉外服务水平。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开户服务,针对开户等常见业务,配备中英文版业务简介及业务单据,在分行微信公众号设置个人业务双语指南专栏,积极推动外汇便利政策落地见效。
优化支付服务是金融机构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的重要体现。下一步,分行将在总结前期支付便利金融服务的基础上,持续践行“支付为民”理念,紧盯银行卡受理、外币兑换、现金支付、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,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、优化工作流程、拿出更多务实举措,以优质的金融服务,全力提升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,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