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网络游戏赠送诈骗 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
案例介绍
学生小明在家用爸爸的手机玩游戏时,陌生网友发来组队邀请,小明没多想就同意了。几局过后,网友在聊天框说:“兄弟,想不想要超好看的游戏皮肤?我能送你。”小明满心怀疑,回复道:“别骗我了,哪有这好事。”紧接着,网友发来几款游戏皮肤的展示截图,正是小明在游戏商城反复浏览、心仪已久,却因价格昂贵舍不得买的。小明心动了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:“真能送我?怎么送?”。见小明上钩,诈骗分子一步步诱导小明开启“屏幕共享”,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操作正被诈骗分子全程窥视。沉浸在即将拥有珍贵皮肤喜悦中的小明,却突然看到父亲手机收到扣款3万元的短信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案例分析
该案例中,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、游戏社区等渠道发布信息,声称可以免费赠送游戏装备或皮肤。这些信息通常包含精美的图片和诱人的文案,以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。受害者在看到信息后,往往会主动与诈骗分子联系,表达想要获取免费游戏皮肤或装备的意愿。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者添加其QQ、微信等社交平台账号,以便进一步沟通。在建立联系后,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进行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。例如,声称需要支付“激活费”、“认证费”或“验证费”才能获取游戏皮肤。或者诱导受害者开启“屏幕共享”,以便诈骗分子远程操作受害者的手机进行转账。一旦受害者完成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,诈骗分子会立即消失,不再回复受害者的消息。受害者此时才意识到被骗,但已经损失了钱财或个人信息。
风险提示
1.增强风险防范意识:应增强未成年人应对网络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,面对免费赠送、关注送福利等话术要提高警惕不得轻信。
2.保护个人信息: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透露给陌生人,面对不法分子的“屏幕共享”要求应立即拒绝。
3.谨慎转账: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需求,都应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信息。
(由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