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箱登录 会员登录
您的位置:

 

公众金融服务

敬请关注:微博微信

​擦亮双眼防范风险 警惕征信修复陷阱

作者:来源:时间:2025-06-27 13:42点击数:

擦亮双眼防范风险   警惕征信修复陷阱

 

案例介绍

    陈先生因信用卡逾期多次,导致个人征信受损。由于急于贷款购房,陈先生联系了网上看到的“征信修复”机构,对方表示需要收取一定手续费,并要求陈先生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征信报告等个人信息。为了尽快删除不良征信记录,陈先生向对方提供了资料,并支付了10000元手续费。对方承诺一个月内修复成功,否则全额退款。一个月后,陈先生查询征信报告,发现没有任何改变,再联系对方时,发现对方的电话已关机,微信也被拉黑,且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,名下出现了多笔不明贷款记录。

 

案例分析

    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对征信了解的不足和急于修复征信的心理,通过网络广告、社交媒体等渠道,发布虚假的“征信修复”信息,吸引受害者上钩。以收取手续费为名,骗取受害者的钱财,并在得手后消失无踪。这种诈骗手段不仅让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,还可能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,冒名网贷,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风险。

 

风险提示

    1.增强对征信的了解,正规渠道处理征信问题

    征信记录是客观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信息,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严格保护,无法随意更改,任何声称可以“修复征信”的机构和个人都不可信。如果对征信记录有疑问,应通过正规渠道向征信机构或银行咨询。

    2.提高隐私意识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

    不要轻易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、征信报告等重要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,进行诈骗或冒名网贷。

    3.警惕虚假宣传,避免上当受骗

    对于网络上声称可以解决各种问题,如 “征信修复、洗白、铲单”等夸大其词的广告,应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轻信,绝不轻易转账汇款,保护资金安全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(由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供稿)

 


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版权所有    京ICP备2024047144号-2    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132号